新闻资讯
【高三地理】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和常见地貌类型知识精讲和课后达标检测
(2022·郑州高三模拟)2021年4月,江西赣州宁都盆地发现页岩气藏,储量巨大,为赣南打贏脱贫攻坚战提供了资源保障。下图为页岩气成藏图和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2022·广州高三模拟)法国圣米歇尔山位于圆锥形小岛上,由耸立的花岗岩构成,以其独特的景观和悠久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朝圣(下图)。圣米歇尔湾涨落潮海平面高差可达15 m,圣米歇尔山周期性与大陆通过连岛坝相通。1877年人工建设长堤与大陆永久相连。目前,圣米歇尔湾沉积作用加速,预计海湾将于2042年被沉积物完全掩埋,为拯救圣地,当地在库埃农河上修筑水坝。据此完成3~4题。
(2022·长沙高三模拟)格库铁路青海段地处柴达木盆地南缘,气候干燥,风大且频率高,沿线沙源比较丰富。经过调查,沙埋路基是格库铁路青海段的主要沙害之一。下图示意该路段某处路基周围风速(单位:m/s)分布图。据此完成5~7题。
湘西位于云贵高原东部边缘,这里多岩溶台地。岩溶台地是类似于平顶山或桌状山的一种岩溶地貌,多与峡谷伴生。图1、图2分别为岩溶台地—峡谷示意图和景观图。
湘西岩溶台地的绝壁上多悬挂式洞瀑(图3)。它是由地下溶洞或暗河中的地下水体,从崖壁上岩溶洞流出而成。其形成与地壳运动、地表河流下蚀与地下河溶蚀速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关洲河段位于长江中游,上距三峡坝址约100千米,属于弯曲双分汊河型。关洲岛把关洲河段分为南、北河道。某地理科研团队研究之后发现,1万年以来关洲岛地层沉积物颗粒从下部到上部呈现细—粗—细的分布,分别对应了该河段河道变迁的三个阶段。目前,关洲河段南、北岸分别为石质和土质河岸。图1示意关洲河段河道变迁和地貌演化。图2示意关洲河段南、北河道年内流量分流比。
(1)根据关洲岛地层沉积物颗粒分布特征,指出关洲河段三个阶段的流速变化并分析该河段由单一型河道变为双分汊型河道的过程。
(2)研究之后发现,关洲河段年内流量常出现南、北河道主次变更现象。据此推测关洲河段南、北河道的特征。
(3)有的人觉得未来关洲岛会向北相对移动,你是否赞同?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解析:第1题,宁都盆地位于江西赣州,地处亚欧板块内部,非板块交界地带,A、B错误;该地页岩气资源丰富,而油气资源多储存于背斜构造中,因此推断该地区经历过地壳挤压,形成隆起和凹陷相间的褶皱构造,C正确;断层构造不利于贮藏页岩气,D错误。故选C。第2题,由左图可判断页岩气富集在沉积岩中,右图中,丙在莫霍界面以下,为岩浆,甲为岩浆岩,由变质作用形成的丁为变质岩,则乙为沉积岩,外力沉积后,沉积物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故选B。
解析:第3题,根据材料信息,法国圣米歇尔山位于圆锥形小岛上,由耸立的花岗岩构成,可知圣米歇尔山景观的主体岩石为岩浆岩,岩浆岩为岩浆侵入冷却凝固形成,所以首先经历的过程应该是岩浆侵入,A、B错误;岩浆侵入形成的花岗岩位于地表之下,并未露出地表,根据材料信息,圣米歇尔山以其独特的景观和悠久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朝圣,说明花岗岩经地壳抬升作用露出地表之后,再接受海浪侵蚀作用,从而形成现在的圣米歇尔山,C错误,D正确。故选D。第4题,根据材料信息“目前,圣米歇尔湾沉积作用加速,预计海湾将于2042年被沉积物完全掩埋,为拯救圣地,当地在库埃农河上修筑水坝”可知,库埃农河水坝的修建是为了拯救圣地,使海湾不至于被沉积物掩埋,所以是为了蓄潮冲沙,减少海湾的沉积,而不是为了蓄淡冲咸、削弱径流以及拦沙促淤。故选D。
解析:第5题,读图可知,路基西侧风速大于东侧,说明东侧位于背风侧,盛行风为偏西风。故选C。第6题,读图可知,铁轨路基为凸起地物,受其阻挡,背风侧风速减小,A正确。铁路东西两侧温度、太阳辐射差异小,B、C错误。本处是由于路基高凸引起气流运动差异进而导致气压差异,从而造成两侧风速的不同,D错误。故选A。第7题,由所学知识可知,风速大小影响沙土沉积物的粒径大小。图示铁轨路基东侧丁处风速最小,搬运能力最弱,所以丁处细沙大量堆积,D正确。甲、乙、丙三处风速较大,搬运能力较强,细沙堆积较少,A、B、C错误。故选D。
8.解析:(1)由材料可知,岩溶台地类似于平顶山或者桌状山地貌,说明顶部较为平缓,而该地台地发育众多,与峡谷相伴而生,说明四周坡度较陡,为陡崖绝壁。(2)湘西岩溶台地的形成原因与岩层性质及气候等有关。湘西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大,流水侵蚀作用明显。从岩石来看,位于云贵高原东部,石灰岩广布,容易与流水发生溶蚀作用,喀斯特地貌发育。从地壳运动看,地壳运动使部分岩层发生断裂,地表水沿裂隙下渗,地壳抬升,河流下切作用明显,形成峡谷,部分岩体崩塌,面积广大的岩层留存,形成台地。(3)读图3可知,绝壁处有地下暗河的出水口,说明应在河流流水溶蚀发生后在陡崖处形成悬挂式瀑布,应先是地壳运动导致岩层断裂;岩层破碎后,流水沿断裂处溶蚀,地下暗河、溶洞发育;后地壳抬升,流水下蚀剧烈,形成峡谷;后来纵向及横向处岩层分离,岩体沿断裂处解体崩塌,地下暗河出露,形成悬挂式洞瀑。
(2)石灰岩广布;地壳运动相对剧烈;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流水侵蚀作用明显。
(3)地壳运动导致岩层断裂,岩层破碎;流水沿断裂处溶蚀,地下暗河、溶洞发育;地壳抬升,流水下蚀剧烈,形成峡谷;纵向及横向处岩层分离,岩体沿断裂处解体崩塌,地下暗河出露,形成悬挂式洞瀑。
9.解析:(1)结合图能够准确的看出,其流速由慢变快、再变慢。变化过程是随着流速加快,长江加剧侵蚀南岸河漫滩,夺车阳河下游河道东流,原河漫滩残余部分形成水下浅滩;长江河道继续南迁,流速减慢,水下浅滩因泥沙沉积出露水面,形成江心洲,使此段河道变为双分汊型河道。(2)结合图能够准确的看出,北河道相对宽而浅,河岸较缓,南河道相对窄而深,河岸较陡。(3)属于半开放试题,赞不赞同都可,说出相应理由即可。
变化过程:(早期,河漫滩地处河湾凹岸,与陆地相连。)随着流速加快,长江加剧侵蚀南岸河漫滩,夺车阳河下游河道东流,原河漫滩残余部分形成水下浅滩;长江河道继续南迁,流速减缓,水下浅滩因泥沙沉积出露水面,形成江心洲,使此段河道变为双分汊型河道。
(2)北河道相对宽而浅,河岸较缓,易于洪水期过水;南河道相对窄而深,河岸较陡,对枯水期进流更有利。
(3)赞同。长江北岸(凸岸)继续淤积,向南扩展;上游水库蓄水,减少洪水对北河道冲刷,北河道淤积大于侵蚀;上游水库蓄水拦沙使南河道冲刷严重,南河道侵蚀大于淤积,岸滩崩塌后退,关洲岛距离长江南岸越来越远。
或不赞同。长江南岸为石质河岸,抗侵蚀能力较强;护岸工程建设,稳固长江南岸;上游水库蓄水拦沙,该河段冲淤平衡,关洲岛位置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关洲岛南岸为凸岸,不断淤进,北岸为凹岸,不断蚀退,关洲岛距离长江南岸越来越近。
3.喀斯特地貌、河流地貌、风沙地貌、海岸地貌等常见地貌的成因、主要类型及分布。
1.综合思维:结合内、外界的力的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分析某地貌的形成过程和地貌特征。
2.区域认知:结合图文材料,掌握不一样的地区内、外界的力的作用的差异和地貌景观的差异。
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岩层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压力、张力等,从而发生水平或垂直方向上的变形或变位
(4)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提示:1.①喜马拉雅山脉: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水平挤压,使岩层弯曲变形形成的褶皱山脉。
2.台湾海峡:在远古时代,台湾岛是与大陆相连的,由于地壳运动,部分陆地下沉,海水进入,形成台湾海峡,将台湾岛与大陆隔开。
使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发生破碎崩解、化学分解和生物分解等;风化作用产生的松散物质残留在地表,为其他外界的力的作用创造了条件
(1)从地表形态看:流水堆积地貌和风力堆积地貌总体比较平坦,而冰川堆积地貌多呈波状起伏。
(2)从堆积物质上看:流水堆积和风力堆积的物质分选性较好,往往是颗粒较大、重量较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较小、重量较小的物质后沉积;冰川堆积物则大小混杂在一起,无分选性。
3.各种外界的力的作用互为条件、密切联系、共同作用、塑造地表,根据其相互关系完成下图。
外界的力的作用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平缓。庐山上城镇所在的平台就是地质历史时期外力作用的结果,后来随着山体隆升而到达现在的高度。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2)指向沉积岩的箭头——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是外力作用。
提示:不能。岩浆岩只能由岩浆沿着岩石圈的薄弱地带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可直接转化成其他岩石,但其他岩石不能直接转化成岩浆岩。
(1)概念:组成地壳的岩石有一部分是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等。在适当条件下,这类岩石的物质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新沉淀,从而在地表和地下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统称为喀斯特地貌。
(2)分布:我国的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喀斯特地貌最为典型,分布最为广泛。
喀斯特地貌在地表、地下的景观各有洞天,其形态和成因各有不同,具体分析如下表:
b.常见形态:新月形沙丘,状如新月,迎风坡缓、背风坡陡;很多个新月形沙丘连在一起形成沙丘链,其延伸方向与盛行风方向大致垂直。
②海积地貌:常见的类型有海滩、沙坝等;海滩按照沉积物颗粒大小可分为砾滩、沙滩、泥滩。有的海滩地势平坦,滩面广阔。
①绝对高度:能够最终靠查找地图或借助仪器获得,是划分高原、山地和平原等地貌的主要依据。
b.影响:坡度对生产和生活影响巨大。例如,坡地耕作易引发水土流失;“人”字形线路,利于降低坡度。
(4)其他观察内容:地貌的形状、面积、空间分布状况、地面起伏状况和破碎程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