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812】行走彩雲之南 閱讀演化故事(華夏博物之旅)

2024-07-12 来源:行业新闻

  從生命起源到智慧萌芽,雲南地層通過古生物化石記錄了地球生命系統演化發展的過程:去澄江看虫,認識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的奇跡﹔到羅平觀魚,觀看三疊紀時期大滅絕后的生物蘇醒﹔在祿豐摸龍,觸摸侏羅紀霸主龐大的身軀﹔在元謀識骨,追尋古人類的足跡。近日,記者行走彩雲之南,探尋生命之源。

  “輕輕一鑿,震驚世界。”雲南玉溪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遺產博物館展陳部負責人、文博館員歐偉權如此描述澄江動物化石群的發現。1984年,古生物研究專家侯先光在澄江帽天山挖出一枚有完整軟體副肢的長尾納羅虫的化石,翻開了5.18億年前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的史冊,將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的時間向前推進了3000萬年。

  澄江生物群第一個特點是地質年代早。雲南大學古生物研究院研究員馮卓說,化石群保存對象是目前全世界已知最老的后生生物群落之一。現在生活在地球上的大部分門一級動物在寒武紀就已經出現了,但沒有出現低級分類單元的高度分化現象,說明當時的生物界還處在演化早期階段。澄江生物群為我們認識早期后生生物的生物學屬性、研究后生生物的早期演化,奠定了重要基礎。

  澄江生物群第二個特點是標本保存精美。馮卓介紹,澄江生物群化石保存所在的岩石非常細膩,特別是有一些軟軀體的部分,比方說消化系統、神經系統、循環系統等,都在澄江生物群的化石裡保存下來。這對於認識后生生物的早期演化提供了寶貴証據。

  歐偉權邊走邊介紹,“這是脊椎動物演化的裡程碑鳳姣昆明魚,這是地球上最早的脊索動物雲南虫,這是長著‘腿’的中華微網虫,這是寒武紀代表動物三葉虫……”我們的地球已有46億年歷史,經過漫長的演化,才出現了單細胞生物。但當時間來到寒武紀,卻快速出現了眾多生物類型。歐偉權感嘆:“澄江化石地正是生命演化史上這一非凡瞬間的記錄,講述著數億年前寒武紀曾經歷了一場怎樣的生命井噴。”

  如今,借助現代光電技術和先進的多媒體設備,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開發了化石感應互動、空氣成像、全息投影成像、弧幕影片等項目。一兩厘米的平面化石經數字復原后被放大成十幾倍大的立體結構,奇蝦可以在眼前游走,中華微網虫可以爬行……化石與現代科技的結合,彌合了上億年的時光鴻溝。

  雲南羅平生物群國家地質公園中,座座山頭,部分的灰色岩石層層疊疊,記錄著2.44億年前的海底世界。

  “羅平生物群發現以后,開展了系統的化石發掘,共採集古生物化石標本近萬件,目前已鑒定出6個門類、40屬、113種化石,新命名海生爬行類、魚類、節肢類、棘皮類遺跡化石共66種。”中國地質調查局成都地質調查中心高級工程師文芠說。

  “處於三疊紀中期的羅平生物群,為我們了解生物在二疊紀末大滅絕事件發生之后,整個海洋生態系統如何重建提供了關鍵信息。”

  馮卓說,最新研究表明,二疊紀時期,地球發生了一系列全球性的地質環境突發事件,包括全球性大規模火山噴發。同時期,超過80%的海洋物種和超過90%的陸地脊椎動物滅絕。

  這次大滅絕事件發生后,地球生物完成了從古生代演化生物群到現代演化生物群的轉折。馮卓說,羅平生物群正好就在二疊紀末生物大滅絕事件發生之后的生態系統的重大轉型期,是三疊紀海洋生態系統復蘇的典型代表,相關化石記載了生物復蘇到輻射演化的關鍵階段和生態系統重新建立起來的具體狀態。

  “群眾砌牆的石頭、咱們腳下的石板,不少都藏著化石。”文芠說,在化石發現地約200平方公裡范圍內都能找到羅平生物群化石。

  “身體呈流線型的魚龍,國內首次發現的鱟類、等足虫、千足虫化石,世界上最早保存了胚胎的空棘魚類,不久前還新發現了生活在海洋的恐龍‘表親’——奇異羅平龍和喜歡吃帶殼生物的條紋羅平鯊。”文芠說,這些形態各異的化石標本生動展現了滅絕后生物之間的生存競賽,當時已經形成了復雜而又穩定的食物網結構,“這古籍般壯觀的化石剖面,每一頁都波瀾壯闊”。

  “有恐龍化石的地方不少,但要論國內出土恐龍化石數量,祿豐還是排名靠前的。”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祿豐地質遺跡保護管理所所長王濤說這話時,語帶自豪,他參與修復的恐龍化石就超過60具。

  “恐怕隻有在祿豐,才能直接觸摸恐龍化石!”王濤介紹,在祿豐世界恐龍谷,當地開辟了化石修復體驗區,少部分零散的、研究價值不大的恐龍化石骨骼,被用作化石修復體驗。略有些“奢侈”的操作背后,是祿豐豐富的恐龍化石遺存——僅在恐龍谷,就展示了100多具裝架恐龍化石。

  馮卓說,祿豐恐龍動物群化石,在最初發現時,被認為地質年代屬於三疊紀晚期,后來的深入研究表明地質年代屬於侏羅紀早期和侏羅紀中期兩個不同時期,而隨著進一步的研究,祿豐的恐龍動物群地質年代還有可能再次被修改。祿豐的恐龍動物群化石,對於我們回答“恐龍如何演化”“恐龍如何擴散遷徙及其與環境的關系”這些重要問題能夠提供重要線索。

  在祿豐,既有被稱為“中國第一龍”的許氏祿豐龍化石,也有亞洲最大的恐龍之一的阿納川街龍化石。侏羅紀早期的原蜥腳類許氏祿豐龍隻有幾米大,到了中晚期的阿納川街龍等蜥腳類恐龍個體則增大到了二三十米。透過祿豐恐龍化石,可以直觀地感受從侏羅紀早期到侏羅紀晚期恐龍個體逐漸增大的趨勢。

  實際上,世界恐龍谷旅游區並不僅有化石。孩子愛動,可以游恐龍樂園﹔老人喜靜,可以泡溫泉,但最吸引人的,依然是研學。

  “植食性恐龍和肉食性恐龍最直觀的區別是牙齒和前爪,肉食性恐龍牙齒往往呈鋸齒狀。植食性恐龍一般是5趾,而肉食性的多半是3趾或2趾。”王濤不忘提醒,“可以寫植食性恐龍,但不要寫食草恐龍。恐龍時代或許有各種蕨類植物或者銀杏、蘇鐵這樣的裸子植物,但草本種子植物尚未出現。哺乳動物在當時也只是處於進化早期階段,恐龍才是侏羅紀時期地球的主宰。”

  “一左一右兩顆牙,把中國境內古人類歷史往前推進了100多萬年。”伴著雲南楚雄元謀人博物館負責人王珍珍的聲音,兩枚約兩厘米的灰黃色化石映入眼帘。

  這兩顆牙齒化石於1965年發現於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謀縣上那蚌村附近。王珍珍補充,經檢測這兩枚牙齒距今約170萬年。這個發現,表明雲南是亞洲古人類起源和演化的關鍵地區之一,而“元謀人”也成為中國歷史教材的一頁。

  與元謀人牙齒化石一同出土的,還有少量被鑒定屬於舊石器時代的石制品,這表明“元謀人”已經能夠制造和使用石質工具。同一地層中還發現了部分炭屑和少量燒骨,反映出“元謀人”可能已學會用火。

  “提前的這100多萬年,對於自然界的演化記錄,不可缺失。”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阮齊軍說,化石成為時代判斷和古環境研究的有力証據,而通過同一時段地層其他化石的研究,能夠重現一個地區古地理、古氣候、古生態等多方面的信息。阮齊軍表示,化石不僅僅是某個物種是不是真的存在的証明,還是一冊年復一年書寫的自然史書。

  循著原始足跡,來元謀探秘的人絡繹不絕。翹首觀望的人也有疑惑,除了“元謀人”,還有什麼值得探究?

  阮齊軍解釋,元謀人博物館不僅有元謀人化石,還出土了大量舊石器時代不同階段的遺跡和遺物。“1.5億年前的恐龍、800萬年至600萬年前的元謀古猿、170萬年前的‘元謀人’……元謀稱得上是名副其實的古生物化石博物館。”阮齊軍表示,在元謀人博物館有專業人員講解,可以幫助游客了解化石背后的故事。

  “未來‘元謀人’遺址的考古發掘和綜合研究工作,或許將解開更多謎團。”阮齊軍說,來元謀識骨探猿,能夠更好理解人類起源。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