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贵州男子以背尸为生他三天三夜不吃不睡现已后继无人
在贵州的深山中,有一种古老而神秘的习俗世代相传,这就是崖葬。其起源可追溯到苗族先民迁徙时期的艰苦岁月。远古时期,苗族人的祖先在与他族的战争中失败,不得不从长江中下游的故土搬到格凸河河畔。
苗族的迁徙之路充满了惊险和困难,面临着战争和敌人的追击,许多族人在迁徙途中不幸去世。苗族起初采用传统的土葬方式来安葬逝者,但收到了难题。
当时的墓葬技术不足以确保遗体的安全,由于墓穴深度不够,逝者的遗体很可能被野兽挖出并残忍吞食更糟糕的是,一些因战争而损毁的尸体往往残缺不堪。
面对这个困境,苗族先民开始思考怎么样妥善安放逝去之人的灵魂。他们都以为,即便肉体重构,人世的三魂七魄也会在冥界等待新的轮回转世。
他们深信,完整无缺的遗体才能更好地完成转世,若是肉身伤损,灵魂亦会破碎。
为了保护逝者完整的身体,苗族人将目光投向了高耸的悬崖。他们决定改变丧葬的形式,将原有的土葬改为悬棺葬,将逝者安置于悬崖峭壁之上。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独特的葬俗逐渐演变成苗族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一环。人们开始选择景色优美的地方以安置逝者,认为这是对先人的尊重,甚至衍生出了“棺材安置越高,来世地位越高”的信仰。
崖葬成为了苗族人表达对逝者思念和祝福的一种方式,被一代又一代人传承下来。
在贵州的格凸河畔,有一个名为燕子洞的地方,成为了崖葬最著名的圣地之一。站在洞口远望,眼前的景象令人震撼:两座对峙的山崖上,密密麻麻的悬挂着大大小小的棺材,错落有致,宛如一幅神秘而庄严的画卷。
这处溶洞高耸入云,顶部难以看清。阳光很少能照进这个幽深的世界,然而偶尔会有一行燕子飞过洞顶,为这寂静的空间带来一丝生气。
在光线难以触及的地方,两个对立的山崖上挂满了棺材,它们无声地讲述着古老的传统和故事。
对当地人来说,这一个地区是祖先安息的圣地,他们早已习惯了这种景象。然而,对于初次来访的游客来说,这景象却像是置身在一个神秘而略带恐怖的故事场景中,常常让人不由地感到一丝寒意。
随着时间的推移,燕子洞独特的自然景观慢慢的变成为当地一大特色,吸引了慢慢的变多的游客慕名而来,希望在此领略这个独特人文景观。
当地居民也积极推广自然景观的特色,使得旅游业慢慢的变成为当地最赚钱的经济产业之一。
然而,真正令人瞩目的,不只是那些悬挂在崖壁上的棺材,更是那些在峭壁间如履平地的背尸人。每当有背尸人在工作时,游客们都会停下脚步,想要亲眼目睹这项艰巨的工作是如何完成的。
在这个过程中,背尸人往往会示意大家保持安静,是因为当地的习俗中,即使逝者已经下葬,他们的亡魂任旧存在,如果声音太大,可能会惊扰到逝者的安宁。
燕子洞在连接生者与逝者、现实与传统方面扮演着神奇的纽带,见证了崖葬这一古俗的延续和变迁。
在燕子洞,有一名叫黄小宝的男子,他是当地唯一的背尸人之一。身着苗族传统服饰,光着脚,黄小宝在布满青苔的崖壁上如同平地一般,动作十分迅速,让人惊讶。
然而,鲜有人知道这位被誉为蜘蛛人的背尸人,童年时曾患有小儿麻痹症。这给黄小宝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但他从未放弃。
他的师父罗发科起初并不愿意收他为徒,因为他担心黄小宝的身体健康情况无法胜任这项艰苦的工作然而,黄小宝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他坚持不懈地向罗发科苦苦哀求,最终成功说服了罗发科收他为徒。
除了罗发科,还有六个传人。就这样,他们一代又一代地将这套独特的功夫传承了下来。黄小宝通过刻苦的训练,使自己最终掌握了这门技艺,成为了一名出类拔萃的背尸人。
每当有逝者需要安葬,黄小宝会小心翼翼地将遗体放置在一块木板上,再用绳子将木板捆绑在自己身上,开始了艰苦的攀爬之旅。
在旁人眼里,这是一项充满危险的极限工作但黄小宝视之为一种神圣的职责,是对逝者的尊重和敬畏,工作倾注了他对传统葬礼的尊重和敬畏,他掌舵前行,不断挑战自我,蜿蜒而上,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他的每一个动作都干脆利落,就像与崖壁融为一体一般。黄小宝先在崖顶找到符合放置木板位置,再逐个组装。这是因为这处山地地势并不适合搬运大体积的棺材,反而人工搬运更省事。
当他快速攀爬到几十米高的位置时,游客们还没有来得及惊呼,他就慢慢的开始了下一步工作。
黄小宝的表情始终严肃而专注,他明白,自己不仅要确保自身安全,更要保护逝者的尊严。在完成棺材的组装后,他会再次下来,背起尸体。
如果我们这一脉再不干,崖葬就真的没有了。黄小宝常常这样说,眼神中透露了对这份工作的执着和使命感,尽管这份工作收入微薄,甚至会让人手脚畸形,但是他依然坚持着,守护着这份独特的文化传承。
崖葬,并非仅是将逝者安放于悬崖上,其中饱含丰富而神秘的仪式。身为背尸人,黄小宝不仅需完成高难度的攀爬任务,更需承担东郎的一角色,负责安抚亡魂、保护逝者、驱赶邪祟。
在安置逝者之后,黄小宝需在溶洞中生活三天三夜,期间禁止饮水进食。在此期间,他要用酒泼洒地面,以此悼念亡魂。然后,他会用刀尖指向地面,绕着自己划上三圈,以象征生人与死者的分割。
黄小宝需要用古苗语唱诵祭祀歌曲《亚鲁王》来完成仪式。这首歌曲深奥难懂,连当地人也难完全理解其含义,更别提年轻一代了。
这种古苗语和歌谣便是连接现在与过去的桥梁,承载了全族对生死的理解和敬畏。
在这三天里,黄小宝的身心都遭受着极大的考验,他饱受饥渴和疲惫的侵袭。但是,他清楚这是对逝者的最后一次守护。每当他感到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他就会想起师父的教诲和这份工作的意义,这给了他继续坚持的力量。
除了身体上的挑战,背尸人还承受着心理上的压力。在一些地区,死亡是一种被普遍忌讳的事情。人们一致认为,生人如果接触阴间的事物,无论是逝者还是其他什么,都是不吉利的,可能会吸走活人的阳气,严重的还会破坏风水。
然而,黄小宝和其他背尸人必须面对这些传统禁忌,不仅要触摸逝者,还要与之共处三天三夜,这需要极大的勇气和对传统的敬畏。
背尸人在他们的工作中,成为了阴阳两界的使者,承担着维系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任务。
这些复杂而神秘的仪式使得崖葬不单单是一种葬礼,更是苗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充分展示了苗族人对生死的独特理解,以及他们对祖先的深深敬意。
随着时代的变迁,崖葬这一古老的仪式正面临着消失的危险。截至2022年,整个苗寨包含黄小宝在内仅剩下4名背尸人。这一个数字令人生畏,也让黄小宝深感忧虑。
年轻人不愿意学习这项技艺的原因有很多。首先,这份工作很辛苦,需要在危险的悬崖高处工作,还需要忍受三天三夜的饥渴和寒冷。
其次,现代社会中有很多人忌讳接触逝者,担心会带来不幸最关键的是,这份工作的收入很低,不足以维持基本生活。
尽管黄小宝能够理解年轻人的选择,但他心中依然燃烧着保护崖葬手艺的火焰。他深知,如果找不到愿意接手的人,这个特有的传统将难逃彻底消失的命运。
他曾经尝试过收徒弟,但从未有人主动找过他这种情况不仅出现在黄小宝身上,其他背尸人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
黄小宝经常观察燕子洞内悬挂的棺材,他深知每个棺材背后都有沉甸甸的故事,承载着苗族人对生死的理解和对祖先的敬畏。
崖葬除了技艺传承的困难外,还面临其他挑战。例如,《亚鲁王》这首古老的祭祀歌曲,已经很少有年轻人能够理解和传唱了。这不仅是一首歌曲的消失,更是一种文化记忆的流失。
面对这种困境,黄小宝和其他背尸人感到既无力又沮丧。尽管他们正在努力维护这一传统,但对未来看不到任何希望。他们担心,如果他们这一代人老去,可能没人能够再完成崖葬这个神圣的仪式,那些悬挂在崖壁上的棺材可能将成为无人问津的文化遗迹。
这种情况不仅发生在崖葬传统上,也反映出许多少数民族文化传统所面临的共同困境: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妥善传承和保留本土特殊的文化遗产。
在中国的彝族中,存在着一种源自汉代的独特葬俗——树葬。这种葬俗至今仍在一些地方被保留。据说,这种葬俗起源于汉代彝族先祖孟获的妻子去世时。
孟获选择用树葬的形式将其安葬,并让人们围着树唱歌跳舞,以欢乐的方式送葬当逝者的肉身彻底腐化只剩骨头时,就会被包起来装进桶里,然后在树上挖个洞存放,因此也被称为鬼桶。
相比于传统葬礼,像是树葬等新型葬法的性价比更高、更为环保,近年来也逐渐受到大家的欢迎。然而,在许多人的传统观念中,火化和树葬都比不上土葬,因为土葬更为符合入土为安的观念。
面对这样的变化,黄小宝和其他背尸人的生活状况慢慢的变艰难。他们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徘徊,一方面要保护祖辈留下来的文化遗产,另一方面要面对真实的生活的压力和社会变迁带来的挑战。
或许,未来的葬俗会找到一种平衡,既能保留民间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但在这个过渡期,黄小宝这样的背尸人承担着重要使命,他们的故事不仅是一个职业的传奇,更是文化传承的缩影,反射出传统与现代碰撞中的矛盾与融合。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